聯系我們
新聞詳細
層流手術室凈化等級劃分及各項指標計算方式,我國國家標準《醫院潔凈手術部建設標準》已從2000 年10 月1 日起施行。《標準》對潔凈用房分為4 級。其中對潔凈層流手術室是按手術臺區和周邊區的細菌濃度和空氣潔凈度來分級的, 這在國際上還是第一次。《標準》第29 條規定“ Ⅰ 、Ⅱ 、Ⅲ級潔凈層流手術室應采用局部集中送風方式, 集中布置的送風口面積即手術區的大小應和層流手術室等級相適應,Ⅰ 級時的不小于6 .2 m2(其中頭部專用的不小于1 .4 m2),Ⅱ級不小于4 .6 m2 , Ⅲ級不小于3 .6m2” 。
韩国a片 這樣規定, 完全不同于比較流行的工業潔凈室做法(如日本):全室單向流或者亂流方式。這樣規定, 其指導思想是應用主流區理論, 保護關鍵區域, 達到既提高潔凈效果又更經濟的目的。保護關鍵部位和局部凈化是借鑒德國的做法。德國在醫院層流手術室推行的不是全室凈化和均勻送風, 而是著眼于將關鍵區域(手術臺和器械桌)的浮游菌濃度控制在限定的范圍之內。著眼于提供一個工作區的合格的背景環境。
德國醫院潔凈層流手術室的這一技術路線和柏林工業大學艾斯東(Esdorn)教授1977 年提出的污染度Us 和相對污染度Ex 兩個概念[1] (定義參見文獻[2] )密不可分。
韩国a片 德國標準DIN 1946 第4 部分“醫院通風空調”采用了上述概念, 并規定所謂一般無菌層流手術室允許Us =1 , 所謂高度無菌層流手術室允許Us =2/3 。
韩国a片 污染度概念的提出對于德國稱之為無菌層流手術室的潔凈層流手術室以不同于當時工業潔凈室一般做法的模式發展, 起到了促進作用。它的主要優點是:
韩国a片 ①以細菌濃度作為判斷依據, 適合醫務人員習慣。
韩国a片 ② 給出了達到所謂一般無菌要求的基本條件———20h-1潔凈空氣量的換氣次數, 認為這樣的換氣量就可以滿足所謂一般無菌層流手術室的衛生要求,這就是說, 潔凈層流手術室必須送潔凈風, 換氣量至少相當于20h-1 。
③給出了工作區是關鍵區域的概念, 提出了將20h-1換氣量集中在工作區上方送出的主張,使手術區達到的細菌濃度僅為室內平均濃度的一半, 即污染度降到0 .5 。這就是集中布置過濾器和常規分散布置過濾器的區別。
韩国a片 ④沒有停留在概念上, 而是把概念和實施的裝置結合起來, 開發了層流手術室送風吊頂單元, 并將此項開發成果轉讓給偉醫士(Weiss)公司, 這也就
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歐洲許多潔凈層流手術室送風吊頂單元(包括德國T rox Technik , Nickel 和瑞士Luwa等公司)的基型。
但是, 污染度概念表現的不足在于:
① 沒有給潔凈層流手術室定下細菌濃度絕對量的標準, 這在DIN 1946 第4 部分中也沒有反映。雖然2400m3/h 基本風量是經過測定等給出的, 但沒有給出這一風量所能達到的細菌濃度標準, 也沒給出有關的條件(如面積、人數)。這樣相對量之間的比較就意義不大, 可操作性不強, 而且顯得2 400m3/h(或20 h-1換氣)的認定有隨意性。
② 艾斯東污染度的概念, 實質上是追求一種最小風量的思路, 他的方案只適用于所謂一般無菌的層流手術室, 這顯然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而且同在歐洲的英國、瑞士等國標準中的送風量就比德國大得多。這一點也被曾在偉醫士公司工作的許密特(Schmidt)教授指出, 認為上述最小風量思路并非正確, 增加的一些投資與其所產生的避免感染、保證手術成功的效益及減少可能引起法律訴訟的損失相比, 是很微小的, 他則提出了所謂高度無菌層流手術室風量必須大于7 500 m3/h 。
③ 不論是艾斯東教授得出的Us =0 .5 的結果, 還是許密特教授由大量測定歸納出的送風面積和保護區面積的結果(見文獻[2] 表1), 都沒有達到理論預測的程度, 沒有提供一種基本可行的理論計算方法, 這也就降低了實踐中的可操作性。
手術室凈化氣流的方向可分為垂直層流式與水平層流式兩種。垂直層流式高效過濾器裝在手術病人腳部一側的墻面,氣流水平吹送,回風口設在相對一側近墻面的天花板上。一般多采用垂直層流式效果較好。
- 手術室凈化病房空氣消毒的兩個步驟2020-9-9 17:38:13
- 手術室凈化中的清潔管理該如何進行2020-7-14 17:50:30
- 怎樣維護保養手術室凈化機組2020-6-4 17:52:33
- 手術室凈化嚴格控制空氣質量的方法2020-5-27 11:07:52
- 總結幾種手術室凈化設備典型布局2019-7-18 15:48:00
- 手術室凈化工程的幾大禁止事項2019-7-12 9:48:29